关于降血压,其实应该做好这些小事

2022/02/23

  冬季保暖尤为重要

  冬季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全身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血管剧烈收缩,身体内神经内分泌激素也异常分泌,加重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颈部及头部血管首当其冲。血管的剧烈收缩可能诱发大血管斑块脱落,导致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因此,冬季保暖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出门口罩、围巾、帽子,既可以御寒,更是保护血管的“神器。关于降血压,我们还要关注哪些小问题呢?

  降压指标因人而异

  即便是高血压这类有明确诊断标准的疾病,在制定具体治疗目标时也需要“因人而异”。《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推荐的国民降压目标也因不同人群而有所不同,具体降压目标如下:

  1、一般高血压患者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低至<130/80mmHg。

  2、老年高血压患者

  65~79岁的老年人,首先应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80岁的老年人:<150/90mmHg。

  3、特殊患者

  妊娠高血压患者:<150/100mmHg。

  脑血管病患者、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140/90mmHg。

  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准备溶栓者:<180/110mmHg。

  冠心病患者:<140/90mmHg,如果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应注意DBP不宜过低。

  一般糖尿病患者:<130/80mmHg。

  老年和冠心病糖尿病患者:<140/90mmHg。等等其他特殊患者均需在医嘱下制定降压目标。

  重视眼底检查

  了解小动脉病损情况,以便对高血压病患者分级。例如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视网膜出血或渗血,或发生视乳头水肿,表示血管损伤程度严重。总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反映周身小血管病变的损伤程度,眼底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都有帮助。

  平衡心态也能稳定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预防高血压有什么方法,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


40岁以上人群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应在病情未发作前马上含服4~6粒速效救心丸,以便及时、有效地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一旦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应立即舌下含服(最好嚼碎)10-15粒速效救心丸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相关阅读

守护心血管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