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心脏不好秋天该注意啥?
转眼就要到十月,秋天也悄悄的来临。夏季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热”,而秋天的感觉就是比较干燥,气温多变,加之夏天人们的体力、精力消耗较大,体质相对较弱,所以要高度重视秋季疾病预防。
秋天来了,气温变化多端,昼夜温差大,一场秋雨或一夜秋风过后,气温骤降是常有的事情,若一味的“秋冻”,寒冷的空气会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较多的儿茶酚胺,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脏病发作。
对一些本身有心脏病的病人,若一味“秋冻”而没有及时的添加保暖衣物,还可能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诱发心功能衰竭,加重病情。因为感冒而诱发心脏病的例子,在临床上比比皆是。
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遵医嘱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平时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监测,对自己的“生命数据”(如血压、脉搏等)有较好的了解,并注意先兆症状,身边常备速效救心丸。如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这3个时段喝水能护心
清晨醒后。这杯水非常重要。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积块松动脱落,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中易形成血栓。
睡前半小时。晚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饮用适量的凉开水,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发生。
深夜醒来时。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多发于凌晨2点左右,尤其是在出汗多的夏季或出现腹泻、呕吐症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