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和食用油有关

2015/04/15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报道: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心口疼是怎么回事?当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来临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平时的饮食文化?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营养液补充的越来越多,一些“富贵病”也逐渐找上了门,什么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这些放在以前是“富贵病”,现在也越来越成为了“日常病”。

因此,如何合理膳食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上,关于健康有四个重要的因素,其中,个人的生活方式大约占据了60 %。而在这个生活方式当中,如何合理的膳食占据了13%,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放在第三位,可见吃油是合理膳食的重要部分。

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烹饪用油摄入量在25克左右为最好,但调查发现,如今的城市里,每天居民的用油量已达到80克。

如此的用油是相当不合理,除了会引起身体的肥胖,血胆固醇也会增高,一些动物油脂,如猪油等以及黄油都属于饱和脂肪酸,假设食用过多的油脂,血液总胆固醇升高是小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导致的动脉粥样斑块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在西方国家曾经做过研究,在西方,但凡摄入大量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人,无论人种,其心血管发病的比例是最高的,也就是说,脂肪摄入的越多,患有冠心病的几率就越大。

那么,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食用油呢?这里提出了提出3个建议。

首先,平日里用油要减半。正如开篇中说道,现在的许多居民每日的用油量为80克,但是标准是每人每日25克,如果突然改变,许多人会不适应,因此可以将用油量先减去一半。

其次,合理搭配。日常生活中,动物油与植物油的比例应为:1∕3动物油,2∕3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的营养配比比较合理,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全面。另外还需注意,每种食用油所含的各种脂肪酸比例都不相同,因此应适当搭配一些高端食用油,如红花籽油、橄榄油、野茶油、核桃油、山茶籽油等。这样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均衡营养。

最后,注意低温食用。平日里做菜用油,需要要注意油的温度,高温情况下油氧化快,营养容易遭受破坏。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提醒:能做到以上三点,那么,已经解决饮食中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了。


健康贴士:速效救心丸是国家机密级处方药物,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首选中成药。除了心绞痛发病时有速效急救作用外,更可当做日常用药,长期服用可起到血管扩张、血管新生、稳定斑块、保护缺血心肌等作用。大量临床报道,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每日三次,每次六粒,第一周心电图就有明显改善,至第六周以后,效果更明显。长期服用速效救心丸,急救时大剂量服用也不会影响疗效。


相关推荐:心绞痛必备药:速效救心丸

守护心血管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