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9
TRANSLATE-ACS是一项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纳入了近12000例接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比较了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别。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能显著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但是出血风险增加。
“我们从TRITON-TIMI 38随机对照试验中很好地了解到,在接受PCI的ACS患者中普拉格雷较氯吡格雷能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Tracy Wang研究员(杜克临床研究所)说道,“我们的确在这一试验中看到了普拉格雷治疗相关的主要出血风险增加,但我们缺乏在常规临床实践中两者关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在美国国内。”
研究概要
这项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010-2012年期间11969例接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住院患者,他们接受了普拉格雷或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分别有3123例患者接受了普拉格雷和8846例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
TRANSLATE-ACS的一项结果发现,接受普拉格雷治疗的患者明显不同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普拉格雷治疗组患者普遍更年轻,大多是男性并且更可能是STEMI;普拉格雷组有心肌梗死、CABG或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TIA)病史的比例较低;合并糖尿病、接受多血管PCI治疗的比例较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比例较高。
在未调整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发现,氯吡格雷组MACE发生率(包括死亡、心梗、卒中或非计划血运重建)明显高于普拉格雷组(17.3% vs 13.5%; p<0.0001)。但是,在使用包括反概率权重和倾向性匹配等模型校正不同患者特征的影响因素后,两组MACE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二次分析获得类似结论。
在调整后的分析中,包括意向性治疗及实际治疗的患者,普拉格雷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较低;事件发生率很低,大约在1%,但在意向性治疗研究分析中,普拉格雷能将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相对降低37%。在校正分析中,普拉格雷组GUSTO重到中度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接受普拉格雷治疗的患者出血风险较氯吡格雷治疗者增加30%。当研究者对在美国真实世界中更有可能接受普拉格雷的患者进行分析是,出血风险增加无显著差异。
如何解读TRANSLATE-ACS研究数据?
没有参与这项分析的Gabriel Steg博士(法国巴黎Bichat医院)说,用于平衡校正不同患者特征的统计学的处理可能曲解了观察性研究的结果。任何数据内部都存在混杂因素,因此观察性研究不应超越随机临床试验。TRITON-TIMI 38试验显示普拉格雷能够显著降低缺血事件风险,而且规模比TRANSLATE-ACS观察性研究还要大、
“TRANSLATE-ACS研究纳入患者数少于TRITON-TIMI 38试验,所以我们并不清楚哪个结果更可信”,Steg说道,“关注那些获得药物治疗患者的特征是很有意思的。”
Wang表示,TRANSLATE-ACS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取代一个随机试验,因为她仍坚信随机试验在证实一个实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意图是对这些药物在真实世界中的使用中效果如何作出一个比较。”她补充说道,TRANSLATE-ACS提示,内科医生使用了已经发表的数据和临床指南来指导药物选择。例如,他们在年龄更小、男性及STEMI的患者中使用普拉格雷。“我们认为,这些患者能够从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更多,而且出血风险较小。”
Stephan Windecker医生(瑞士Inselspital Bern大学医院)采取了更为怀疑的态度,指出普拉格雷的使用只占到25%,而氯吡格雷仍然是首选的抗血小板药物。他认为,数据明确提示普拉格雷在缺血事件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终点事件上存在获益。
Roxana Mehran医生(纽约西奈山医学院)认为,TRANSLATE-ACS研究中两种药物选用的差异性可能是由于时机导致的,并且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普拉格雷的使用将进一步增加。
“以后这些更为强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必将获得更多使用”,Wang说,“在美国,很多也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因素驱动的。”她补充道,氯吡格雷
的专利到期,即便是对享有医保的患者来说,这两种药物共同支付比例仍具有巨大的差别,这将会影响医生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