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4:秋水仙碱不能预防心脏术后心包填塞

2014/09/17

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会议)于 8月 31日进入第二天。大会今天公布了 POPE-2研究的阴性结果。POPE-2是关于秋水仙碱预防心脏术后并发症的大型临床试验,此次公布的阴性结果或将影响该药物以后的命运。


阴性结果的意义

大会发言人 Philippe Meurin博士表示,POPE-2研究再次证明了抗炎药物秋水仙碱不能有效预防心脏术后并发症——该药无法减少术后心包积液体积,也不能预防心脏填塞症状。

有趣的是,就在昨天,在同一个会场,COPPS-2研究报告指出,虽然秋水仙碱有助于预防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但是该药不能预防心脏术后房颤。

虽然是阴性结果,Philippe Meurin博士认为这至少帮助研究者掌握了心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我们可以确定约 6.6%的中重度心包积液(症状超过 7天)会在 2周内进展为威胁生命的心包填塞,而另有 5%的患者需要在 6个月内心包引流术。”

但是 POPE-2研究结果显示“服用秋水仙碱并不能预防心包填塞”,而且已往 POPE研究指出,“非甾体抗炎药物同样不能预防心包填塞。”

Philippe Meurin博士推测阴性结果的原因或为,炎症并不是引起术后心包积液的主要机制。


POPE 系列始末

那么 POPE系列研究为什么始终在关注心脏手术后的心包膜?

Philippe Meurin博士给出的答案是该结构或出现心包填塞,这是一种病情凶险、威胁生命的症状。

Philippe Meurin博士表示,在心脏术后第一周,多数患者不会出现心包并发症,仅有 1%的患者可能出现心包填塞,而此时处于住院状态的患者很容易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救治。

但是当患者出院后,心包填塞的诊疗难度陡增。此时患者会出现两种并发症,而且两者特征大相径庭。

一种患者会出现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即出现发热、胸痛及少量心包积液,这部分患者罹患心包填塞风险率较低;另一种患者无发热及胸痛,但是有大量心包积液,这种情况很易引起心包填塞。

由于秋水仙碱已被证实可以治疗诸如心包炎、心包并发症在内的心包疾病,因此 POPE系列试验的研究者大胆假设该药或可治疗术后心包积液,但是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守护心血管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