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4:新一代 DES 晚期血栓发生率与裸金属支架相当

2014/09/12

2006 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瑞典冠脉造影和血管成形术登记研究(SCAAR)”公布数据显示,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给 DES 应用敲响了警钟,并被称为“SCAAR 恐慌”。

而在今年 ESC 年会上发布的 SCAAR 最新数据显示,新一代 DES 并不像它们的“老一辈”那样显著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一结果有望彻底打消临床医生对 DES 的顾虑。

今年 ESC 上,来自瑞典乌普萨拉临床研究中心的 Christoph Varenhorst 博士公布了 SCAAR 研究7年的数据,共包括 177,448例次支架置入术。

该研究重点比较了裸金属支架、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n-DES)及老一代药物洗脱支架(o-DES)一年随访期以上(最多五年)确诊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情况。

该研究中老一代 DES 包括 Cypher(强生)、Taxus Liberté(波士顿科学)和 Endeavor (美敦力)。新一代 DES 包括 Endeavor Resolute、 Resolute Integrity(美敦力)、Xience V、Xience Prime/Xpedition(雅培实验室)、Promus、Promus Element/Plus(波士顿科学)、Nobori(泰尔茂)、Biomatrix(柏盛)以及 Orsiro(百多力)。

SCAAR 研究之前的数据分析并未特别关注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情况,也未考虑随访一年前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差异以及不同亚组患者之间的差异。

今年的 ESC 会议,研究者展示了所有类型DES 和裸金属支架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的最新数据。结果表明DES一年内的支架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裸金属支架,但其一年以上的发生率却相比更高。这一结果与2006年ESC中首次公布的数据相似。但是当研究者对 n-DES 和 o-DES 数据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却截然不同。随访 1-5 年后,与裸金属支架相比,o-DES 校正后的支架内血栓相对危险度(RR)为 1.81(p<0.001)。但相比之下,n-DES 该相对危险度为 1.17,其远期支架内血栓风险与裸金属支架无显著差异。Varenhorst 等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药物 DES之间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发现只有西罗莫司和紫杉醇涂层支架(第一代DES中使用的药物)才伴有显著增加的远期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Varenhorst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该研究并未比较不同类型 n-DES 之间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而只是对 n-DES、o-DES 和裸金属支架进行比较。并且目前的研究数据可能还不足以分析新一代 DES 增加的安全性是源于其支架平台、支架聚合物还是药物涂层本身。同时他补充道:“该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随访 1年后,新一代 DES 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非常低,几乎和裸金属支架相同。而相反的,老一代 DES 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在研究随访的 5 年期间一直较高。”因此,新的 SCAAR 数据也再次证明第一代 DES 的远期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较高。Varenhorst 猜测,这一结果可能说明,其实是第一代 DES 促进了支架内血栓形成,而不是新一代 DES 使得内皮更早愈合。值得注意的是,瑞典患者支架置入后最多接受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以该研究分析1年以上的事件发生率,能进一步真正说明新一代 DES 较高的远期安全性。

守护心血管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