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1
2014年美国心律学会科学年会上,华盛顿大学Jordan M Prutkin博士报告了一项纳入超过4800例受试者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研究者指出,在评估心脏风险方面使用专门为运动员设计的西雅图标准判读心电图优于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筛查方法,二者假阳性率分别为4%和50%。
Prutkin介绍,AHA标准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做出决策,但我们的数据显示这一标准没有良好的数据支持。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不足以筛查出有猝死风险的运动员,需要通过心电图进一步筛查。
西雅图标准是对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标准的细化。两者均未纳入运动员中被认为是正常的、但若出现在普通中年人(男性和女性)中值得注意的心电图改变,包括房性异位搏动、孤立的QRS电压诊断的左室肥厚、J波、ST段抬高和其他早期复极征象;相反,包括了十余项提示运动员特异的、潜在心脏病高危的心电图特征,如T波倒置、ST段压低、右室肥厚、心室预激以及短/长QT间期。
研究概要
该研究入选了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期间接受筛查的4812名美国高中学校的青少年运动员,其中女性占46%,白人占65%,亚洲人占10%,非裔美国人占6%。参与者完成个人和家庭病史问卷调查,并进行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异常的人进一步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2/3的心电图采用ESC标准判读,其余1/3采用西雅图标准判读。
筛查中发现23名受试者有显著异常需进一步评估,约占0.5%。包括9例WPW预激综合征、4例冠状动脉异常、3例主动脉根部扩张或动脉瘤、3例长QT综合征、2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室性心律失常和1例短QT综合征。
61%的病例病史或查体异常,70%的病例心电图异常。病史和查体评估的假阳性率为50%(医生检查后降至32%),心电图为4%,对病史事后审查并考虑心电图的假阳性率为35%。
西雅图标准中,提示猝死风险升高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包括:
(1)T波倒置:V2~V6导联中≥2个导联/Ⅱ、aVF导联/Ⅰ、aVL导联,T波深度>1mm);
(2)长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男性≥470ms,女性>480ms;
(3)短QT间期:QTc<320ms;
(4)ST段压低:≥2个导联ST段压低≥0.5mm;
病理性Q波(≥2个导联深度> 3 mm或时程>40 ms,不包括Ⅲ和aVR);
(5)病理性Q波:除Ⅲ和aVR导联外,≥2个导联深度>3mm或时限>40ms;
(6)左房增大:Ⅰ或Ⅱ导联P波时限>120ms,V1导联负向P波深度≥1mm、时限≥40ms;
(7)右室肥厚:Rv1+Sv5>10.5mm,电轴右偏>120°;
(8)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或任意QRS≥140ms;
(9)莫氏Ⅱ型2°房室阻滞或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10)心室预激:PR间期<120ms伴Δ波,QRS>120ms;
(11)严重窦性心动过缓:<30次/分,或窦性停博≥3s;
(12)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或房扑;
(13)室性早搏(每10s搏动中≥2次),室性心律失常(室早二联律、非持续室速);
(14)Brugada Ⅰ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