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
2014
一、重视 CVD
ESC/ESA
严格来说,非心脏手术后 CVD
造成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机制主要有两点:
(1)冠脉狭窄引起血液动力学波动,造成血流受限,进而出现因代谢需求异常引起的血液供需比例失调。
(2)压力异常引起的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常伴有血管炎症、血管收缩功能改变及凝血异常。
指南指出老龄化自身对于非心脏手术 CVD
低危(<1%) | 表浅手术、胸部、牙科、甲状腺、眼部、置换型手术、无症状颈动脉手术、微小整形术、微小妇科手术、微小泌尿外科手术。 |
中危(1% 至 5%) | 腹膜内手术、症状型颈动脉手术、外周动脉成形术、血管瘤修复术、头颈部手术、大型神经手术、大型妇科手术、大型整形术、大型泌尿外科手术、肾移植、非大型胸腔内手术。 |
高危(>5%) | 主动脉及主要大血管手术、开放式下肢血运重建术、开放式下肢截肢术、开放式下肢血栓栓塞清除术、十二指肠 - 胰腺手术、肝部分切除术、胆管手术、食管切除术、肠穿孔修复术、肾上腺切除术、胆囊全切术、肺切除术、肺或肝移植。 |
多数稳定型心脏病患者可以承受低中度风险手术治疗,无需进一步评估。
对于存在潜在或已知 CVD 风险且风险因素较为复杂的患者,必须全面评估其手术造成的 CVD 风险。
二、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
ESC/ESA
对于接受低中度危险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建议在麻醉师辅助下评估期
对于接受高危非心脏手术的已知心脏病患者或
1.
手术引起机体包括体液、交感及温度在内多方面得到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导致心肌供氧需求增高,增加
手术可导致凝血功能及纤溶功能紊乱,在冠脉上表现为血液高凝状态。
减少侵入性麻醉使用可以降低
2.
若患者需接受开放式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建议评估患者
若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病变≥55mm,且适宜血管内主动脉瓣重建术(EAVR),在可风险评估结果理想基础上,开放式手术或血管内手术修复均可。(Ⅰ,A)
若无症状型
若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需进行血运重建术,临床专家组应在综合考虑患者解剖因素、合并症、及当地治疗条件的基础上制定最优方案。(Ⅱa,B)
3.
ESC/ESA
若患者
仅胸外科手术可见
FC
4.
ESC/ESA
推荐临床使用风险指标进行患者术前风险分层。(Ⅰ,B)
在围手术期心脏事件风险率分层方面,推荐使用
对于高危组患者,可考虑在术前及大手术后
对于高危组患者,可考虑检测
不推荐使用普适性常规围手术期生物标志物进行风险分层及
5.
若患者存在风险因素(见
若患者存在风险因素且接受低危手术,可考虑术前
若患者无风险因素,但年龄超过
若患者无风险因素,且接受低危手术,不推荐将
6. 无创性检测——心脏超声
若患者无症状且无心脏病指征或心电图异常,指南如下:
若患者接受高危手术,可考虑静息超声心动图。(Ⅱb,C)
若患者接受低中危手术,不推荐将超声心动图最为术前常规检查。(Ⅲ,B)
7.
若患者存在两个以上风险因素,FC<4,且近期接受高危手术,推荐影像学应激试验。(Ⅰ,C)
若患者存在
无论患者是否存在临床风险,不推荐在低危手术前行影像学应激试。(Ⅲ,C)
8.
围手术期患者接受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的适应症与非手术背景的患者相同。(Ⅰ,C)
若患者存在急性
若
若患者诊断有心肌缺血伴不稳定胸痛,且接受适宜治疗,近期接受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推荐行术前冠脉造影。(Ⅰ,C)
若患者心脏状况稳定,且接受非急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考虑行术前冠脉造影。(Ⅱb,B)
若患者心脏状况稳定,且接受低危手术,不推荐术前冠脉造影。(Ⅲ,C)
三、降 CVD
1.β受体阻滞剂
若患者近期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推荐术前继续服用。(Ⅰ,B)
若患者存在两个以上风险因素或
若患者诊断有
可考虑阿替洛尔或比索洛尔作为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口服用药。(Ⅱb,B)
不推荐术前使用不加滴定的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Ⅲ,C)
不推荐接受低危手术的患者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Ⅲ,C)
2.
若患者服用他汀为长半衰期或缓释型,推荐术前继续使用。(Ⅰ,C)
若患者接受血管手术,可考虑至少在术前
3. ACEIs 及 ARBs
若患者存在左室功能不全及心衰,但状况稳定,可考虑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基础上,继续使用
若患者存在左室功能不全及心衰,但状况稳定,至少应在术前
若患者有高血压,可考虑在非心脏手术前短暂停用
注:新指南讨论了烟酸类药物、钙离子通道拮抗剂、α2
4.
除非阿司匹林造成严重出血事件,否则推荐阿司匹林应在裸金属支架(BMS)放置后使用
若患者已往服用阿司匹林,可在权衡利弊,尊重患者选择的基础上考虑术前继续使用。(Ⅱa,B)
若预计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状况难以控制,可考虑停用阿司匹林。(Ⅱa,B)
除非造成严重出血事件,否则
若患者服用
5.
若患者已往
若患者接受过
若患者接受过
若患者近期接受球囊扩张术,则非心脏手术至少宜推迟
6.
若患者为稳定型冠心病,推荐遵照适用指南行心肌血运重建术。(Ⅰ,B)
若患者为稳定型冠心病,且适应症符合
根据手术应激造成的灌流缺损程度,可考虑高危术前行预防型血运重建术。(Ⅱb,B)
不推荐为确诊
7.
若
极其特殊情况下需分析讨论
对于非心脏手术后患者,推荐根据
若半紧急术前患者存在
四、疾病个论
1
若患者确诊或疑似心衰,且近期接受中高危手术,推荐术前行食管超声评估左室功能且
若患者确诊心衰,且近期接受中高危手术,推荐遵照
若患者最近确诊心衰,推荐至少在心衰治疗
推荐心衰患者术前继续服用β受体阻滞剂;术前早晨应根据患者血压,决定是否停用
除非有充足的剂量滴定时间,否则不推荐心衰患者术前服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Ⅲ,B)
2.
若患者最近确诊高血压,推荐术前监测患者终末器官损伤情况及心血管风险因素。(Ⅰ,C)
避免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过大波动。(Ⅱa,B)
若患者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临床医生可考虑不推迟该患者的非心脏手术时间。(Ⅱb,B)
3.
若
若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症状严重,且可以排除手术高危因素,则推荐在择期低中危非心脏手术前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Ⅰ,B)
若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症状严重,且可以排除手术高危因素,则可以考虑在择期高危危非心脏手术前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Ⅱa,C)
若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无明显症状,既往无主动脉瓣手术史,则可以考虑在择期低中危非心脏手术前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Ⅱa,C)
若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症状严重,且瓣膜手术风险过高,则可以考虑在专家组指导下行主动脉球囊瓣膜成形术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Ⅱa,C)
若患者存在严重瓣膜反流,无严重左室功能异常及心衰,可以考虑行择期非心脏手术。(Ⅱa,C)
若患者存在严重二尖瓣狭窄及肺动脉高压症状,则可以考虑在择期中高危非心脏手术前行经皮二尖瓣连合处分离术。(Ⅱa,C)
4.
推荐一般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Ⅰ,C)
推荐持续性室速患者围手术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Ⅰ,C)
不推荐给予室性早搏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Ⅲ,C)
5.
推荐此类患者术前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Ⅰ,C)
若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推荐电复律治疗。相关阅读
上一篇:2014AHA/ACC/HRS 心房颤动指南发布
下一篇:纵观血脂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