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运动时需谨慎

2013/06/03

        号称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心病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即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保健一:防治病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如吸烟、酗酒;心理因素如怒、喜、思、悲、恐过度;劳累过度,包括脑力和体力两方面;气候因素,寒冬和炎热天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饮食不节,过分地贪吃、多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这就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
  要积极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应从年轻时就开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切忌过度思虑和大喜大悲;饮食清淡不油腻;戒烟少酒;规律而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高危病人,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保健二:合适的运动
  冠心病患者除了按时服药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这不但可以增加生活情趣,而且能改善心脏功能及心肌血液供应,增强体质。但要在运动前,先向心脏康复科医生咨询,排除运动禁忌症。制订运动处方的原则是,以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为主,配合一些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的体操,以及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运动方式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能状况及爱好,选择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登山、做体操、跳舞、打太极拳、打乒乓球、打门球、上下楼梯走等。这些运动主要为动用全身大肌肉群的、有节奏的有氧运动,以锻炼耐力为主,可改善心脏、肺功能及糖、脂肪代谢。
  还应强调,目前高温酷暑天,应避开中午高温时节去运动,大雾天也不主张锻炼,以清晨、黄昏后为宜。每天活动1次或隔天活动1次,每次活动20~40分钟。运动强度,一定要经过心脏康复科医生的检查、评订,定出适合个人的运动强度。
  保健三:自我监测和处理
  冠心病病人在运动时和运动后,可能出现许多不适症状,熟悉这些症状,将有利于病人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监测和处理。
  脉搏达到或超过自己目标心率的上限,停止运动后心率仍高,可能是运动过度所致,可在运动训练时经常测脉搏。呼吸急促、困难或恶心、呕吐,出现这种症状常常是运动强度超过个体心肺功能,或突然停止运动出现消化道供血不足,此时应降低运动强度,减少运动持续时间,另外,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后24小时仍感疲劳、睡眠困难,这也是运动量大的表现,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及减少运动量,可消除上述症状。
  如胸部、上肢、颌骨或颈部疼痛、不适或有沉重感。可能是心绞痛,应坐下休息;如持续疼痛应服用硝酸甘油;如持续疼痛20分钟仍不缓解,应立即就医。脉搏不规则,这是心律失常的表现,建议请心脏康复医生检查,以判断是良性还是有害的心律失常。头晕、头痛、冷汗、迷糊、面色苍白或晕厥,观察是否脑供血不足,应立即停止运动,平躺,抬高足部。
  保健四:健身跑有益于预防
  值得提醒的是跑速要慢。不同的跑速对心脑血管的刺激是不同的,慢速跑对心脏的刺激比较温和。
  步幅要小。动作要均衡,小步幅跑可主动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用力强度,尽可能减缓疲劳程度,延长跑步时间。
  跑程要长。跑程长时人体可主动地将当前血液中的血糖全部消耗掉,同时还可消耗掉体内蓄积的多余热量,这种主动消耗,是降低血脂、血糖、缓解血压的最好方法。
  要因人而异。这是从事健身跑的重要原则,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在跑步中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
  注意科学营养。许多人认为跑步的运动量很大,需大量补充动物蛋白,这是一种误区,慢跑主要是消耗血糖,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大,跑步后补充碳水化合物食品为宜。
  走跑交替进行锻炼。可以先走一段,然后再慢慢跑一段,这样交替进行锻炼,最后慢慢缩短走的时间,加大跑步时间,直至过渡到跑30分钟。

 

守护心血管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