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5
高血压竟偷走老人的记忆?患上高血压的长辈们年事一高,记忆力跟着衰退,有些竟连买菜的帐都会算错,这或许跟高血压有关!最新研究表明,高血压会悄悄偷走老人的记忆,因为它可引起大脑萎缩,加速老人记忆力及其他认知能力的丧失。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高血压患者的脑萎缩程度越来越加重,患上高血压的高龄老人在记忆这块是硬伤!
越来越多的报道认为,血压值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有学者研究表明,随访12~22年后发现,血压平均值每升高10毫米汞柱。认知成绩就下降0.7%~1.5%。也有学者研究发现。早于认知功能测定3年的血压监测表明。记录时血压值越高。20年后认知功能减退的倾向越明显,尤其是未给予降压药治疗者。
总的说来,短期高血压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无明显相关性,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却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指标来推测10~20年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也就是,说中年时期的血压升高是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危险预测信号。
许多高血压患者早期常诉头痛、头晕、失眠或嗜睡、易疲乏、精神集中力降低,一旦病人原有的个性特征发生改变,易于激动或精神过敏,逐渐出现近事记忆障碍,智能损害涉及某些特定的,局限的认知功能,如计算、命名等困难就要考虑到综合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因为,过六七年有80%有可能会发展为老年性痴呆。
除了高血压,偷走老人记忆的因素还有很多,如高龄、女性、低教育水平、丧偶独居、脑外伤、酗酒、高脂饮食、糖尿病及脑卒中等。在这当中,高血压是引发老人记忆力下降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更令人可怕的是,高血压对脑组织的损害虽很缓慢,但随着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病理变化,最终会导致高血压脑病、脑梗死或出血等疾病,造成短暂性或长久性神经功能缺失,损害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当家中老人的记忆力越来越差,甚至还伴有肢体麻木、口齿不清、情绪改变等现象,切莫讳疾忌医,及时到医院就诊,查脑部影像(CT、MR或DSA),同时查血脂、血糖、心脏等其他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进行综合治疗。如果脑血管造影显示狭窄有明显斑块存在可行介入手术,术后即可使病情明显好转。另外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既要控制好血压也不能服药过度,因血压过低也会引发脑血管病。
平时多嘱咐家中长辈多测血压,了解血压变化,遵从医嘱,按时吃药,控制好自己的血压。定期监测血压不仅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还可以减少高血压对老人认知功能的损害。老年人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认知功能训练,多读书、勤看报、练习书法绘画,经常参与下棋、打牌、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也有助于保持认知功能。
总之,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和痴呆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更要关注自己的记忆功能,早期诊治将明显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