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室间隔缺损和急性二尖瓣返流,怎么办?

2015/06/25

作者:Holger Thiele, MD; Suzanne de Waha, MD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缺损(VSD)尽管相对罕见死亡率却很高。无再灌注的时代,梗死相关VSD发生率为1-2%;在再灌注时代,发生率为0.2%。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3.9%潜在原因为VSD,死亡率高达87.3%(SHOCK试验)。若无手术治疗,90%的梗死后VSD患者在2个月内死亡。


外科VSD修补术最早于1957报道。目前手术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延迟手术的死亡率较低(图1)。然而,这一降低多来自于选择性偏倚。在两项前瞻性注册研究中,VSD和休克患者的死亡率高达81%-100%。目前的指南建议,不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如何,应立即手术关闭缺损。然而,对于某些患者手术是徒劳的,死亡率接近100%,包括老年人和右心室功能较差者。



外科手术死亡率较高,一些患者不适合手术,多达20%的患者术后存在残余分流,经皮VSD关闭技术应运而生。目前,介入治疗梗死后VSD的数据有限。最大的单中心研究报告了29例,30天存活率为35%;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休克患者(88% vs 38%, p<0.001)。手术相关并发症并不罕见,这表明仍有技术改进需求。下图列出了不同经皮VSD关闭术研究的结果,与外科手术死亡率相似。。



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6.9%是由于急性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在急性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中,只有乳头肌断裂需要立即修复。其他原因,如左心室全部或部分重塑、缺血性乳头肌功能障碍,可能在血运重建和左心室功能恢复后改善。因此,SHOCK试验中只有46%的患者接受了二尖瓣手术。与VSD修补不同,乳头肌断裂修复不涉及坏死心肌的修复。因此,手术相关的死亡率较低,但总体死亡率仍高达55%。然而,乳头肌断裂具有不可预测性、可能迅速恶化,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手术是必要的。有少数介入边缘修复治疗急性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病例报告,但没有较大的病例系列发表。近期发布指南中的心源性休克和潜在机械并发症的评估和治疗流程(下图)可能是一个有用的临床实践工具。


守护心血管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