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作为一个被搁置了数十年的问题,房颤的治疗突然之间又变得地位重要起来了。
老龄化问题和技术的进步让医学界对这一艰涩的心脏问题产生了空前的兴趣。新型抗凝药物和凝血酶抑制剂的广告已经几乎和那些壮阳药物一样随处可见了。世界人口老龄化无疑是房颤发病率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新技术和新药物不仅驱动了临床医生们对房颤的兴趣,而且拓展了我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流行病学数据为阵发性房颤的自然进程及其与慢性房颤的关系,还有房颤对长期死亡率的不利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一、抗凝vs心率控制
五十年来,抗凝治疗一直是预防系统性栓塞和卒中的主流方案。虽然我们也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这些药物的缺点实在是太明显了。目前,我们倾向于使用一种控制心率的治疗策略以控制房颤固有的心动过速现象。新型Xa因子抑制剂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发展使预防血栓的治疗选择更多也更简单了,虽然价格也更加昂贵了。
二、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术目前在预防起源于肺静脉-心房交接处的房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这种技术也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很多小型研究报道,进行射频消融术优于使用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这些研究的最好结果是观察到了,复发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能够维持正常窦性心律(主要结局指标)。即使这样,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也是很常见的。(相关研究:JAMA 2014 Feb 19;311(7):692-700)
在初发型阵发性房颤或慢性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射频消融术的益处充其量也就是不确定而已(相关研究:N Engl J Med.2012;367:1587-95)。因此,AHA/ACC/HRS指南指出:
(1)推荐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I,A);
(2)推荐无法耐受药物治疗、有症状的复发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IIa,A);
(3)推荐无法耐受药物治疗、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IIb,B)。
这些临床数据令人振奋。尽管射频消融术有可能会带来非致命性和罕见的致命性的手术并发症,人们还是对它趋之若鹜。这种狂热几乎完全是基于它相较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在节律控制方面那一点小小的优越性。
当我们还在考虑射频消融术的益处的时候,新的技术正在发展。小样本短期随访(通常是1-2年)研究总是缺乏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数据。而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研究也缺乏长期的结局资料,这是临床医生应该关注的问题。
三、CABANA试验:等待答案
很多年前,我们还在通过使用药物抑制来预防周围型室性早搏,这种治疗方法即不起作用又很危险。随后几年里,我们又推翻并弃用了许多用于评价各种治疗干预措施的临床获益替代性标准。比如说,我们曾经使用房颤部分抑制而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来评价患者的临床获益,结果发现这是一条死胡同而弃用了。
CABANA试验已经招募了2000多名新发或治疗不充分的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期房颤患者,随访时间将超过4年。这个研究也许能回答射频消融术、控制心率或控制节律是否可以作为房颤治疗最佳临床策略的问题。
主要结局指标为总死亡率、致残性卒中、严重出血或心脏骤停的复合终点;一个重要的次要终点为总死亡率。在该研究得出结论之前,我们在推广房颤射频消融术这件事上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