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2
在2014年第八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的复杂冠脉病变血运重建策略选择论坛上,北京安贞医院陈方教授、柳景华教授和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徐波主任从心内科医生角度分析了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北京安贞医院董然教授从心外科医生视角剖析了复杂冠脉病变的CABG术治疗,黄方炯教授阐述了PCI和CABG术对复杂冠心病的联合治疗。论坛深入探讨了复杂冠脉病变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为心内、外科医生科学、规范、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佐证。
复杂冠脉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的策略
复杂冠脉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的策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E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复杂冠脉病变血运重建的研究再次引起心脏病医生的关注。
ARTS-Ⅱ试验结果表明,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SES)与CABG组的1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两者均优于裸金属支架(BMS)。Serruys等指出,SES因其创伤小、安全有效,在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可替代CABG成为首选的疗法。
SYNTAX研究是第一项比较DES和CABG治疗左主干病变和三支血管病变的临床随机试验,该研究引入了SYNTAX评分系统,整体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程度,对复杂病变患者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已在临床上应用。SYNTAX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PCI组与CABG组的全因死亡率或脑卒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ABG组的心原性病死率、心肌梗死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该研究5年结果还发现,PCI后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同行CABG后桥血管闭塞的发生率大致相同,但与桥血管闭塞相比,支架内血栓形成对病死率影响更大。
糖尿病合并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优化血运重建策略
近年有关糖尿病合并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优化血运重建策略的争论从未停止。FREEDOM研究表明,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糖尿病合并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选择CABG的远期预后仍优于PCI,尤其降低了病死率和心梗发生率,但卒中发生率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BARI试验和ARTSI试验的结果均显示,在糖尿病人群中,CABG与PCI相比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现代抗栓治疗和DES的共同作用下,PCI终于可以在糖尿病人群中与CABG并驾齐驱了。
CARDia试验与SYNTAX试验的结果非常接近,这一结果表明:(1)在糖尿病患者这一高危人群中,PCI与CABG在主要临床终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与再次血运重建的比较中,CABG仍优于PCI;(3)两项研究均显示,CABG组患者的脑卒中风险高于PCI组,尽管无显著差异,但仍值得我们警惕。
DES置入后应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根据目前指南推荐,DES置入后应使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至少12个月。但最新公布的OPTIMIZE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置入DES的患者,DAPT治疗3个月不劣于12个月临床结果。这一结果表明,两组之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血栓发生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这一发现对于那些置入药物支架后处于出血高风险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未来的指南推荐也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