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开幕

2014/05/21

5月17日上午,“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多个相关单位领导及多位著名专家出席开幕式。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徐科,总后卫生部副部长李清杰,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参加开幕式并发言。


努力做好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工作,开创我国慢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陈竺副委员长特别为“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准备了开幕辞,并由王陇德院士宣读。开幕辞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呈现“慢病不慢”的严峻形势,已经到了慢病防治不能再慢之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虽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与国家对慢病总体控制目标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继续努力做好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工作。慢病防治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将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转化为常规工作,还需从思想认识、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逐步完善,为我国慢病防治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探索有益经验。

二、努力推进心脑血管疾病联合防控工作,建立心脑血管病的联合防治体系,开展多学科合作。

三、探索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卫生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提升关键技术,落实人员职责,做好统筹规划,严格监督管理,加强预防和医疗沟通协作,不断将心脑血管疾病联合防控工作引向深入。


中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工作报告

报告中,王陇德院士列出了2013年中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在各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分享了2011-2012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信息数据分析,提出目前脑卒中防控工作中的不足。

2011-2012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信息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的速度增加,且78%左右是缺血性脑卒中。60-64岁人群中脑卒中患病率最高。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前三位是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占据第一位。在全部高危人群(n≥3、TIA、脑卒中人群)中,2011年和2012年6省市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仅为20.03%、14.23%, 16省市高血压控制率仅为16.83%。即使在脑卒中人群,2011年和2012年6省市高血压控制率仅为21.85%、14.44%,16省市高血压控制率为18.09%。可见,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防控工作任重道远!

做好脑卒中防控工作,下一步需加强几方面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建设区域性防控网络;基地医院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列为工作重点,强化质量控制,强化干预随访;提高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守护心血管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