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策略影响心梗患者院内出血发生率

2014/03/18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美国医院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研究者指出,尽管患者及治疗因素能够接受不到1/3的差异,在调整上述因素后仍有70%的差异存在。



研究简介



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者评估了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的99200例NSTEMI患者,来源于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NCDR)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和干预网络注册研究——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Guidelines)项目,这些患者来自267家医院。



研究者的主要目标是描述院内主要出血的发生率和来源,主要出血定义为血红蛋白下降≥4 g/dL;颅内出血;记录或疑似的腹膜后出血;输注红细胞,基线血红蛋白≥9 g/dL;或输注红细胞,血红蛋白<9 g/dL和可疑的出血。只要在CABG之前发生均进行出血事件评估。



结果显示,9.6%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出血事件。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的中值为9.4%(四分位数差,7.5%-11.7%)。某些医院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另一些医院高2.3倍(10-90百分位,6.1%-14.2%)。



患者差异(19.2%)、抗凝策略(9.9%)和抗血小板策略(6.8%)可部分解释不同医院之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32.3%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来源于不同的患者和治疗方法。



了解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和来源可以帮助医院为高危患者提供最佳医疗帮助。


守护心血管APP客户端下载